全球经贸动态(第六十一期) | ||||||||
|
||||||||
全球半导体产业触底反弹 明年销售额有望增长11% 据韩联社近日报道,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泡沫消散,库存渐趋减少,正呈现出逐渐恢复态势。近期,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电子等芯片巨头均表示,最糟糕的情况已经结束,芯片行业已走出一段长时间的低迷期。三星电子周二公布的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8%,但表示客户的库存正在恢复正常,减产缓解了供应过剩的局面。随着人工智能、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相关需求增加,明年复苏态势料将延续下去。报道称,半导体市场的复苏表明,尽管面临通胀、乌克兰战争、以哈冲突等挑战,世界经济仍呈现出一定韧性。芯片产业的复苏也有利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继续通过提供资金来扶持本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计划,因为这些投资的落实需要以半导体产业长期增长为前提。(来源:韩联社) 澳大利亚与欧盟自由贸易谈判破裂 澳大利亚政府一部长10月30日表示,欧盟谈判代表在最新一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拒绝做出让步。他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在本届议会任期内,双方不太可能恢复谈判。这表明澳大利亚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会重返谈判桌。双方谈判始于2018年,澳大利亚希望欧盟取消关税、扩大配额,促进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到欧洲,而欧盟有望进一步进入澳大利亚的重要矿产行业。(来源:每日经济) 韩国第三季度新能源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5.6% 韩国关税厅(海关)30日发布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乘用车出口额(不含二手车)同比增长16%,为146.5亿美元,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势。按出口国家和地区看,面向美国(24.5%)、加拿大(21%)、澳大利亚(14.4%)、德国(70%)的出口增加,面向沙特阿拉伯(-17.6%)、西班牙(-10.7%)和以色列(-18.8%)的出口减少。同期出口总量同比增长2.9%,为61万辆,每辆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2.7%,为2.3979万美元。其中,新能源车型出口额同比增长35.6%,为55亿美元。每辆平均售价同比上升19.2%,为3.2676万美元,创历史新高。(来源:财联社) 日本调整超宽松货币政策压力未减 近期,日本多项经济指标虽有好转,但经济走势尚未稳定,市场仍预计日本央行将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10月以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外贸、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回升明显。同时,日本第三季度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比上季度上升4点,连续两季回暖。9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0%至119.3,涨幅连续第9个月放缓。此外,日本9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5.7,同比上升2.8%,虽为连续25个月上升,但却是自2022年9月以来核心CPI同比增幅首次降至3%以下。(来源:共同社) 前三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8.5% 今年以来,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5.4亿吨,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三季度增长9.5%,与上半年相比加快1.5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5.9%,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以来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强劲,铁矿石、煤炭、粮食合计进口13.4亿吨,同比增长18.3%。外贸货物吞吐量37.7亿吨,同比增长10.1%。(来源:新华社) 巴西将成世界最大玉米出口国 据埃菲社近日报道,埃菲社咨询的商界人士一致认为,随着玉米产量不断增加,且尚有可用耕地,今年巴西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玉米出口国。此外,得益于其巨大潜力,巴西有条件最终取代美国。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巴西在2022年至2023年收获期收获了创纪录的1.3亿吨玉米,比上个收获期(2021年至2022年)增长了14.88%;这使得巴西的出口量增加7.23%,达到5000多万吨(来源:埃菲社)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