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 ||||||||
|
||||||||
威海市自2018年获评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依托对韩区位和经贸优势,探索实践了对韩重点突破,推动跨境电商全面发展的“威海模式”,贸易模式不断创新,跨境生态逐步完善,跨境电商已成为全市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激发了外贸企业新的发展活力,助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缘起:顺应跨境电商崛起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日益提高。同时,生产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可直接面对终端人群,有助于中国企业抢占被国外渠道商控制的国际零售市场,促进企业升级到研发、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产业升级,跨境电商越来越受到各国、各行业的重视。商务部于2015年和2016年先后认定了两批共1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威海市于2018年成为山东省第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为推动威海市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带来重大机遇。 威海是东北亚重要的海运枢纽城市,特别是对韩国具有“海运成本、空运速度”的物流优势。从2015年起,威海开始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先后开通了中韩海运邮路、海运快件,培育了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综合服务企业、人才实训基地等一批市场主体,跨境电商初具雏形。 探索:联动推进国际合作新模式 威海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外向程度高,特别是对韩区位和交往优势显著,在充分分析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决定以发展对韩特色跨境电商为突破,统筹各方面资源,建机制、塑品牌,打造业务载体,推动跨境电商全面发展。 建立“联动创新”服务机制。成立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集聚全市合力,协调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全市先后出台配套文件18个,制定“仓储货物分类监管、跨境人民币便利化试点、支持日韩货运包机”等便利化措施95条,创新业务形态,全方位、全要素保障各类跨境电商主体在威海落地并实现快速发展。 塑造“韩日正品”集散地品牌。创新跨境商品销售监管机制,在威高广场、韩乐坊等核心商圈布局一批保税直购体验中心,筛选韩日化妆品、日用品等热门进口商品8000多款进行展示销售。结合保税库、进口商品门店等线下资源,开展仓播、店播等直播电商销售,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借助韩国(山东)进口博览会、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叫响韩国商品集散地品牌,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构筑“多仓联动”发展格局。吸引速卖通等境内外平台企业落地出口优选仓、保税备货仓等中心仓,在韩国、日本、坦桑尼亚等国家建设12处公共海外仓,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布局构建了“口岸仓+备货仓+海外仓”多仓联动网络,实现了国内仓与海外仓的高效衔接。 建设“全模式”产业园区。发挥威海综保区功能载体作用,建设“全模式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园”,对韩跨境电商转口、特殊区域出口、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等10多项首笔首单首创业务在全省率先开通,成为山东省首个“一站式”开展9610直购、1210保税备货等跨境电商全模式业务的园区,实现了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全覆盖。搭建起“五中心、一平台”监管服务体系,即全模式监管、快件分拨、仓储物流、电商创业、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五中心”,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一平台”,提供全流程服务,已累计服务企业4000余家,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240亿元。 收获:协同促进产业发展新跃升 经过持续建设,跨境电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设立综试区当年的10亿元,发展到2022年超过320亿元,增长超过30倍,其中对韩出口额始终居山东省首位。2023年5月30日商务部在杭州市召开的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现场会上,威海综试区作了重点发言,“打造跨境电商集聚区”做法同时入选商务部30个“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是山东两个入围地市之一。 建立合作优势,物流核心地位凸显。威海依托“四港联动”东联日韩,西接欧亚,打造了发展跨境电商的核心优势,借此成为韩日及欧美商品辐射国内腹地、欧美及国内商品中转韩日的国际物流枢纽,每年吸引广东、义乌等地日用消费品600亿元通过威海口岸出境,其中大部分为电商货品。 优化营商环境,行业龙头快速集聚。成立跨境电商体制机制研讨部门联席小组,在新业态监管、电商货物通关、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共同研究,不断优化服务。连续5年举办中韩跨境电商大会,广泛推介良好生态。众多龙头企业在威海开仓设点,如顺丰开设全国首条中韩海运电商专递;菜鸟在建成全国最大的出口集货仓的基础上,2023年8月新落地自营仓,逐步聚合平台对韩业务,目前单量突破每日6万单;韩国酷澎平台落地国内首家认证仓,新世界集团易买得零售、LG集团乐尔幸泛通世物流、趣天网等韩国头部企业均在威海落地。 增强发展动能,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搭建威海综保区商学院学习平台,成立威海跨境电商产业协同服务中心,培训威海跨境电商企业和人才团队。每年举办各类培训、对接会超过100场,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赋能威海渔具、户外用品等优势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上线商家超过300家。全市有实绩的跨境电商主体超过800家,获山东省重点支持的跨境电商主体14个,形成了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局面。 展望:聚力打造区域交流新核心 下一步,按照健康持续创新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产业和禀赋优势,威海将持续放大“四港联动”优势,扩通道、拓市场、育产业,打造成为全球跨境电商的核心城市。 畅通连接全球的便捷物流通道。联合海关、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赴南方学习,争取复制深圳机场允许乘运带锂电池的跨境电商商品业务在威海机场落地;对接口岸部门,探索威海或龙眼港开通平泽港二四七的航线,不断丰富物流服务内容,打造国内外头部电商平台企业最佳出海口,预计每年新增货量8000~15000吨。特别是为内地3C类产品出口欧美搭建媲美香港的国际空中物流通道,形成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商物流枢纽。 开拓国内国际联动的广阔市场。依托“四港联动”,形成以日韩为依托、辐射欧美、通达全球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基地,打造日韩电商总部经济基地,吸引国际品牌在威设立总部。深挖跨境产业链优势潜力,鼓励自有品牌建设。筛选优质进口商品,布局一批跨境电商保税商品展示中心,借助韩国(山东)进口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加大对日韩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助力开拓国内市场。 培育世界知名的跨境电商集群。聚焦渔具户外、房车等威海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培育行动,加大龙头培育、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支持力度,常态化开展交流培训、供需对接等活动,支持企业建设公共海外仓,开展B2B出口等业务,全面提升产业带跨境电商应用水平,培育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商特色产业集群。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