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促进 贸易发展 对外合作 商贸流通 中韩自贸
当前位置:
威海日报
137家预制菜企业“牵手”抱团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08 09:18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威海日报

3月6日,威海预制菜产业联盟揭牌成立。该联盟集结了包括荣成泰祥食品、家家悦集团等在内的137家预制菜全产业链相关单位,形成生产、研发、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盟,标志着我市预制菜产业进入提速发展新阶段。

威海海洋资源丰富,发展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涌现出泰祥食品、宇王集团、好当家、兴顺餐饮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从企业类型来看,他们涉及海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食品销售、科技研发、包装设计、调味品生产、物流运输等不同类型;从产业链分工来看,涉及生产、研发、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流程。

在海都食品鱿鱼加工车间,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加速运转,很多环节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在鱿鱼深加工领域深耕20多年,海都食品不断对鱿鱼加工车间、流水线各环节关键技术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了自动化加工设备,生产线的全自动化程度位居行业前列。

同样,早早做起预制菜生意的银海水产,目前已认证20多个系列产品的生产资质,并以平均每月推出1至2款新产品的速度持续“上新”。“每个企业都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联盟成立后,不仅能保持住他们的‘个性’,还能让他们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威海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有关负责人说。

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的意义就在于整合相关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将涵盖从事生产、研发和应用的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单位整合到一起,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打造威海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升级版”。

预制菜产业市场前景好,要想抢占产业发展“新风口”,产品技术研发创新始终是关键所在。聚焦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预制菜产业联盟将以加快推进集成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为目的,构建预制菜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合作机制;常态化组织联盟企业针对农业、渔业、畜禽等重点领域,围绕原料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绿色加工、物流保鲜等方面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努力提升全产业链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在威海,“威海刺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等地理标志产品已享誉全国,用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预制菜产业联盟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支持大企业扩张的同时,带动扶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做优做强一批特色产品品牌,不断巩固提升威海预制菜品牌影响力。

预制菜产业联盟带来的积极意义还不止于此。此次联盟聘请市精品旅游促进会为顾问,将在助推预制菜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提供专业指导。“我们将推动预制菜生产企业与酒店餐饮等旅游企业合作,建立供销关系,助力各类预制菜产品通过餐饮企业走向消费者餐桌。”市精品旅游促进会有关负责人说,并通过网络营销平台等,广泛宣传、推介、销售,推动威海预制菜“走出去”,抢占更多市场。

“今年,联盟将在产业链协作、技术合作、产品研发、装备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狠下功夫,引导支持联盟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形成‘1+1>2’的产业集聚效应。”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我市1家企业登上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

日前,“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发布,好当家集团入选。据悉,全省仅9家企业入选。

本次榜单评选分四个维度:企业市值或估值、2021-2022年上半年企业在预制菜领域的投入与举措、企业预制菜业务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估算、企业重点预制菜产品在预制菜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

据介绍,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威海拥有优质农产品、水产品资源禀赋,具备发展预制菜的基础和条件,预制菜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原料供应有保障,农产品加工企业多,配送能力强大。目前,我市已有好当家集团、赤山集团、石岛集团、鑫发控股、靖海集团、泰祥食品等一批龙头预制菜企业。

日前,《关于加快推进威海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建成布局合理、链条完整、功能完备的威海预制菜产业体系;培育2家以上产值过50亿元预制菜领军企业,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各区市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鼓励预制菜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设5个预制菜产业园等。

此外,记者从威海市商务局获悉,今年我市还计划安排资金100万元,鼓励商贸企业设立预制菜专区,成立预制菜联盟,举办预制菜产销对接活动,引导预制菜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