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中国外贸不负重任,书写时代答卷 | ||||||||
|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红旗漫卷关权归收,到“绿”意勃发总量居首,中国外贸谱写了华彩乐章;从突破封锁互通有无,到万舸争流以贸强国,中国外贸诠释着赓续笃行。195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11.3亿美元。202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达5.94万亿美元。75年的岁月更迭中,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增长阶段、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转型发展阶段,砥砺前行、跨越发展,中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规模第一大国。 75年的风雨历程里,蕴含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动——1979年—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86.4倍,年均增长16.6%,规模稳步扩大;贸易结构更累积着迭代进阶的动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外贸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2013年—202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增速高于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2023年,中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近30%;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6%,其中出口增长19.6%;新主体活力迸发,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至14.2%。75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经历了从无到有、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不胜枚举的数据是中国外贸呈上的历史之卷,也是一代代中国外贸人续写的时代之卷。 掀开新篇章,踏上新征程。中国凭借包括对外贸易在内的综合实力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章,中国外贸也以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更雄厚的长期向好发展基础,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巨轮前行的重要推动力。 探路求索 奋进自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军事和经济封锁,新中国的对外贸易艰难起步,奋进崛起。 在单一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国家统一管理、以国营外贸企业为经营主体的对外贸易计划管理体制。在努力打破西方国家“封锁、禁运”的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民间交往,扩大同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 1950年—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1.35亿美元增长到206.38亿美元,增长了17.2倍。其中,出口从5.52亿美元增长至97.45亿美元,增长16.7倍;进口从5.83亿美元增长至108.93亿美元,增长了17.7倍。1956年,中国首次出现贸易顺差,扭转了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局面。但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货物贸易主要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根据计划要求进行,进出口始终在较低水平徘徊。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国门,外贸垄断被打破。中国不断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构建起符合全球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自主经营体制和自由竞争体系。生产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各类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形成“百花齐放”的外贸格局。凭借自身要素禀赋优势,中国外贸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价值链体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对外贸易规模迅猛增长。 1978年—201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规模增长近200倍,年均增速达14.5%。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累计进出口总额达5998亿美元,是1950年—1977年这28年累计进出口总额的4倍多,年均增速达17.4%。1994年、1997年和2000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和4000亿美元大关。 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中国外贸的巨大潜力得以释放。200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中国出口额达12016.1亿美元,跻身全球第一大出口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达4.16万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冠军,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其间,中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关键政策措施不仅有效应对了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促进了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增强了综合国力,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人民币“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措施包括:2004年1月1日,中国全面实施出口退税新机制,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同年7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获得通过并实施,内容大幅增加,涉及外贸经营权、贸易调查、贸易救济、知识产权、外贸秩序、外贸处罚等多个方面;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启动,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砥砺前行 同行致远 砥砺前行中的中国贸易大国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新发展理念,以一系列主动探索和作为积极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贸易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部署了“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由此,中国贸易强国建设迈入提速进程。 这一阶段,中国相继出台多个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以深化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五个优化”“三项建设”,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外贸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引导、监管、服务等机制方面不断取得创新发展。 2019年11月29日,《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是其中之一。意见以九大方面共计34条措施,系统提出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统计、绩效评价体系。当年年底,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文调整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2019年版)》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国内居民的购物选择,还优化了部分现有商品,对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健康发展、助力外贸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202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0%,增速快于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国际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其中,201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30万亿元,2022年突破40万亿元。这一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一国际贸易史上的创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中国主动搭建全球合作和贸易发展的大平台,向世界主动开放国内市场,既促进中国贸易的平衡强劲发展,又为全球贸易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与此同时,作为对外贸易大国,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和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国担当日益凸显——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充满诚意,以贸易大国的身份积极参与构筑新型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引领国际贸易体系更加良性发展。 如今,中国拥有230多个经贸伙伴,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新兴市场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持续扩大。自贸伙伴已增至29个,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外贸总额比重超过1/3。这些都成为中国外贸持续“稳增长”的充足底气。 通过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中国多次提出中国方案,在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机制下推动达成多项经贸成果,联合多国共同发布《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收获了更多同向而行的贸易伙伴,在国际经贸规则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软硬”兼备 含金量足 作为国际贸易“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的作用不容小觑。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已由1982年的46.9亿美元提高至2023年的9331亿美元,年均增长13.8%,在全球的位次从第34位提升至第4位。 改革开放前,中国服务贸易仅局限在少量对外技术援助和来华旅游服务领域。改革开放后,中国不断夯实服务业基础,稳步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通过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服务贸易国际交流平台,着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快于全球水平,也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1983年—202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出全球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稳步提升。201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82年的0.6%提高到6.3%,全球服务贸易位次由1982年的第34位跃升至第2位,连续9年保持全球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地位;2023年居全球第4位。 中国服务贸易不仅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升级,还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20世纪80年代,运输等传统服务在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平均值超过80%。之后这一比重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50%以上。如今,运输服务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已由1982年的51.6%下降至2023年的27.7%,旅行服务所占比重由1982年的19.4%提高至2023年的22.6%,成为中国传统服务贸易的两大支柱领域。 更为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中国服务业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服务领域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金融、保险、电信、文化教育、管理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加快,进一步拓展了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 1982年—2023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由10.1亿美元增加到385亿美元,年均增长15.6%,增速快于传统服务贸易2.7个百分点。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平均为24.1%,2000年—2019年的平均比重提高至32.5%,2020年—2023年已提高至42.9%。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着墨,以及商务部将服务贸易作为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密不可分。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开放平台、评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并向全国推广150多项试点经验和案例、选拔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两批共31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等,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2024年9月,《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在对外贸易领域发布的重要政策文件,意见对新形势下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 中国外贸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走过艰苦波折、砥砺奋进的75载,中国的开放理念愈发坚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日益深厚,中国对外贸易向着高质量发展贸易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也越来越清晰,步伐越来越稳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